2025/10
“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教”是王利老师坚持的教育理念。作为一名从企业一线成长起来的教师,他深知实践技能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重要性。近年来,他本人在河北省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中斩获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1项,并在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三等奖,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专业素养。更令人敬佩的是,他将赛场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。在他的悉心指导下,学生们在国家级和省级大赛中屡创佳绩: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1项、西门子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赛二等奖1项,以及多项省级奖项。每一块奖牌的背后,都凝聚着王老师和学生们共同的汗水与付出。王利老师不仅在教学和竞赛中表现突出,在科研创新领域同样成果丰硕。他主持河北省高等学
2025/10
轨道交通行业“零容错”的特性,是班级管理的底线。在考勤、考核、评优等关键环节设立不可逾越的红线,在她看来,管理不是约束,而是唤醒学生内心的自律,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管理,最终成为自己人生的列车长。同时,张晓慧老师创新建立一人一档跟踪机制,对特殊学生实施精准画像和帮扶。这不是冰冷的制度,而是充满温度的关怀。让每一份精准关怀都成为照亮学生前行的光,真正用“爱” 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。面对数百名学生的管理挑战,张晓慧老师创建了一套高效的网格化管理体系。她搭建了班委—宿舍长两级管理网络,明确分工,责任到人。同时,她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分类施策:对新生强化习惯养成,为毕业生聚焦职业规划。张晓慧老师的付出,
2025/10
核心是课程建设,落脚点是岗位能力。这是常玮老师挂在嘴边的一句话,也是他多年来深耕教学改革的行动指南。为了让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,他带领团队深入企业调研,分析典型岗位的能力指标。基于此,他重构了底层共享、中层分立、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。这套体系纵向贯通,形成从基础到核心再到拓展的能力阶梯;横向融合,将职业技能大赛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要求融入日常教学;立体拓展,开发VR检修仿真系统等数字化资源,彻底打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。在常玮老师看来,人才培养绝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,更是职业素养和精神品格的塑造。他认为轨道交通大类的学生首先应该有坚定的使命担当,开阔的眼界,包容并蓄的心胸,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
2025/10
李凤蛟老师的履历,本身就是一部励志故事。拥有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的她,曾是企业里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。手握7项专利,斩获多项创新大赛奖项,这些闪闪发光的经历,如今都成了她教学中最宝贵的财富。她主讲的《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》课程生动鲜活,凭借多年来自产业一线的洞察力,采用“真实案例+项目任务”的教学模式,深受学生喜爱。在她的指导下,学生们斩获了多项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、河北省创新大赛奖项,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具备了对接行业岗位的实战能力,实现了从 “课堂学习” 到 “职场胜任” 的无缝衔接。“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授技能,更要培养创新自信。”这是李凤蛟老师的教学理念。她的课堂让人眼前一亮:她会抛出开放式
2025/10
在河北省高校轨道交通控制与管理应用技术研发中心,有这样一位身影:他既是传道授业的师者,也是科研攻关的先锋;既扎根讲台育桃李,又深入企业解难题。他就是城轨控制教研室主任、教师党支部书记——李伟副教授。初心如磐,坚守育人一线作为一名中共党员,李伟始终牢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使命。从教多年来,他主讲《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》《列车运行控制系统》等核心课程,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生动的教学方式,将复杂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内容,深受学生喜爱。在教学能力提升的道路上,他从未停下脚步。先后斩获河北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1项,并带领团队指导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、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等高
2025/10
热烈祝贺!在刚刚落幕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轨道交通运输赛项(高职组)中,我校学子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、卓越的创新能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,一路过关斩将,最终摘得金奖桂冠!这枚沉甸甸的奖牌,不仅是对学子们刻苦钻研的最好肯定,更是我校“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教”育人理念的辉煌成果,凝聚着指导教师王仕卿、邢献芳两位老师的心血与智慧。用爱为灯,点亮学子潜能11年坚守竞赛育人一线,邢老师用无私的爱与真诚,点亮了一个又一个学生的成长之路。她坚信“学生需要被看见、被认可”,总能敏锐地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,用“你能行”的鼓励代替苛责,为他们搭建起通往成功的阶梯。从帮助学生用PLC技术改造家庭作坊,到见证他们在企业面试
2025/10
在我校轨道交通系,有这样一位领航者。他扎根教育一线二十余载,以党员的初心坚守育人使命,以工匠的精神深耕教学改革,用创新的思维点燃科研引擎。他就是我们身边的师德标兵,轨道交通系主任——杨新伟。深耕教学,匠心培育轨交英才“把岗位需求搬进课堂”,这是杨新伟主任始终倡导的“岗课赛证”融通理念。他深知,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。为此,他积极推动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将真实的岗位技能、大赛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要求融入课程体系。在他的引领下,学生们不再是纸上谈兵,而是在一个个真实的项目中锤炼本领。他带领的团队屡创佳绩:荣获国家级奖项10余项、省级奖项30余项。同时,团队还承担了12项企业员工培训,
2024/06